提起建筑工地,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挥汗如雨的男性建筑工人。
如今,建筑领域里出现越来越多的女性建设者——90后的女司机能爬上140米高的塔吊,“自如”操控几十吨的建筑材料,精准传递;80后飒爽女项目经理,让男同事也“心服口服”;70后的美女项目经理,带领几十名男同事下到深基坑查看桩基质量。
她们“上天入地”,勇敢与细心兼备,巾帼不让须眉;她们靓丽的身影,也成为工地上的一道“风景线”。
让男同事都“服气”的80后飒爽女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相当于工地上的总管家,负责施工中的大小事务之外,还得八面玲珑地对外协调方方面面,这个位置上,一般很少由女性担当。
80后武汉姑娘陈敏是武汉光谷建设投资公司第三项目部项目经理,2010年进入公司以来,先后担任过24个建设项目的项目代表。
每次对外协调时,对方见到她,总习惯性地纳闷,“女项目经理能干好项目吗?”实际上,作为部门里冲锋在项目一线的唯一的女性,男同事们对她都挺“服气”。
别人说女人方向感不强,她是例外。最早的道路工程,基本都建在农田、荷塘、山坳坳里,男同事们还拿着手机导航,她已经用脑子快速记下周围环境,甚至周边几条村路都门儿清。以至于每次上级领导去实地检查,点名要她带队。“可能每次我带过去,走的路又快又离项目现场最近。”
作为“城市拓荒者”,开车走荒地,水塘、田埂都是常事,长此以往,陈敏练出一手让男同事自愧不如的好车技。
有次去森林大道金鸡山工地,车子开到山路边,道路仅容一车通过,男司机有点犯怵,“过不过得去?”本来在车上处理工作,听说退回去找别的路,可能要花大半个小时绕一圈。她主动请缨“让我来!”一车子的男将目瞪口呆看着她稳稳地把车开过去,纷纷竖起大拇指,“敏姐厉害!”陈敏笑道,其实无非就是胆大心细,常常走这类路,车技就练出来了。
出生在江汉路的陈敏,是典型的“武汉女将”性格,大方直率利索。搞工程“一抹带十杂”,性格之中的那点“乐天”让她处理压力更游刃有余。
全长18公里的森林大道(三环线-武鄂高速)工程,是连接武昌、光谷、鄂州间的一条城市交通主干道和景观大道。森林大道下穿武九铁路是影响整个工程进度的重要环节,铁路架空顶进采用箱涵法的施工,单个箱涵宽22米,重达4300吨,如此庞然大物在工地顶进施工,且不能影响上部铁路轨道变形,要求极高。作为项目经理,陈敏几乎每天蹲守在施工现场上。
左幅箱涵顶进时,恰逢武汉2018年年底持续的雨雪天气,近2万方的出土作业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必将影响到左幅箱涵顶进,甚至可能给铁路春运带来安全隐患。陈敏承担巨大压力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自信和乐观,每天早早来到工地,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带着施工和监理单位反复研究排水和出土方案,给团队打气,随时做好施工准备。
天遂人愿,趁两次雨雪天气间隙,项目部抢抓时间施工,24小时连续作业。最终,整个下穿武九铁路左右箱涵全部结构预制及顶进工作及时完成,为全线贯通提供有力保障。
陈敏开玩笑说,天天泡在工地上也好,生活上挺省钱的!
一年烫一次头发,或者干脆几年烫一次,因为长期扎马尾戴安全帽,再美的发型也是徒劳;漂亮的长裙子、细高跟鞋,已经很多年都没买过了,买了也没机会穿;稍微有时间,都是陪孩子陪家人,少逛街也节约“银子”。
T恤、牛仔裤、扎马尾,多年如一日的飒爽形象,陈敏也习惯了,“还挺舒服自在,现在胖了,儿子的衣服我也能穿穿”。
长江日报记者龚萍 通讯员方向 朱梦瑾
链接: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让男同事都“服气”的80后飒爽女项目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