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光谷20天修复60公里受灾路
(记者李墨、通讯员吴睿、王淑容)昨日,烈日下,光谷高新大道光谷六路段,工人们汗流浃背,正在加紧铺设沥青。经过20多天日夜加班,光谷因汛期受灾的主次干道基本全部抢修完毕,总里程逾60公里。
据了解,今年入汛以来,光谷遭遇5轮强降雨袭击,雄楚大道、凤凰园中路、流芳路、光谷四路、高新大道等多条道路及工地周边渍水。路面受水浸泡和车辆碾压后,出现坑槽和松散等情况,给生产出行带来不便,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区内地铁11号线、2号线南延线(含光谷广场综合体)等多个重大工程在建,部分施工围挡被暴雨冲毁。
光谷建设公司重点办主任姚大双介绍,考虑到白天交通量大,为确保生产不受影响,方便市民出行,道路施工均安排在夜间通宵达旦进行。
楚天都市报:图文:光谷60公里水损道路焕新颜
昨日11时许,炎炎烈日下,光谷高新大道光谷六路段,修路工人正汗流浃背摊铺沥青。自7月8日起,经修路工20多天昼夜奋战,光谷辖区内几乎所有在汛期破损的道路基本抢修完毕,总里程逾60公里。
今年入汛以来,东湖高新区遭遇5轮强降雨袭击,低洼地带普遍渍水。路面受水浸泡和车辆碾压后,出现坑槽和松散等情况,道路损坏约400处。
8月1日,炎炎烈日下,记者在光谷高新大道光谷六路段看到,工人们汗流浃背,正在进行沥青道路的摊铺与碾压。据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介绍,经过20多天奋战,辖区内受灾的主次干道、连接通道基本抢修完毕,总里程逾60公里。
据了解,今年入汛以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遭遇5轮强降雨袭击,雄楚大道、凤凰园中路、流芳路、光谷四路、高新大道等多条道路及工地周边渍水。路面受水浸泡和车辆碾压后,出现坑槽和松散等情况,同时部分施工工地围挡被水冲毁。
武汉晚报:光谷交通动脉凌晨抢做“手术”
20天修复路面总里程逾60公里
(记者崔梦欣 通讯员吴睿 吴非)20多天来,光谷地区交通动脉几乎每天进行“凌晨手术”。昨从东湖开发区管委会获悉,截至昨天,该区内所有主次干道、连接通道基本抢修完毕,修复总里程逾60公里。
昨天中午近12点,东湖开发区高新大道光谷六路段,工人正在进行沥青道路的摊铺与碾压,现场实测地面温度达56摄氏度。据东湖开发区城管局副局长张万军介绍,按照施工标准,为确保工程质量,沥青铺设需要在高温下进行。
更多看不见的修复工作是在凌晨完成:以雄楚大道与光谷大道交汇处的五角塘为例,这是光谷地区两大交通要道的交汇处,承载着较大的通行流量。据光谷建设投资公司重点办主任姚大双介绍,为尽量不影响市民出行,此处的施工修复时间在零点到凌晨5点。路面完成修复后,通行能力得到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拥堵。
今年入汛以来,东湖开发区遭遇5轮强降雨袭击,区内市政道路及工地周边道路低洼地带普遍渍水,路面受水浸泡和车辆碾压后,出现坑槽和松散等情况。经过拉网式排查,强降雨导致该区内工地周边及其他道路路面损坏面约400处,冲毁施工围挡约2000米,路面井盖塌陷近百余处。东湖开发区立即研究修复方案,采取白天修复次干道,晚上错开交通高峰修复主干道的作业方式,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据东湖开发区管委会介绍,从7月7日至今,经过20多天昼夜修复,辖区内几乎所有主次干道、连接通道基本抢修完毕,修复面积约18万平方米,总里程逾60公里,其中包括雄楚大道、凤凰园中路、流芳路、光谷四路、高新大道、凤莲大道、森林大道等。
长江商报:光谷奋战20天抢修60公里受灾路
(记者 陈妮希 实习生 朱宇宁)8月1日,炎炎烈日下,记者在光谷高新大道光谷六路段看到,工人们汗流浃背,正在进行沥青道路的摊铺与碾压。据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介绍,经过20多天奋战,辖区内受灾的主次干道、连接通道基本抢修完毕,总里程逾60公里。
据了解,今年入汛以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遭遇5轮强降雨袭击,雄楚大道、凤凰园中路、流芳路、光谷四路、高新大道等多条道路及工地周边渍水。路面受水浸泡和车辆碾压后,出现坑槽和松散等情况,同时部分施工工地围挡被水冲毁。
荆楚网:光谷抢修暴雨水损道路60公里 面积超25个足球场
修复前的虹景立交下路面
修复后的路面
“暴力梅”后随即拉响高温警报。8月1日,记者了解到,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干群顶烈日酷暑,积极组织灾后重建恢复生产。20天即修复辖区内水损公路60公里。修复总面积愈18万平方米,超过了25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尤其是一批重点工程周边路况得到了改善。
8月1日中午,在高新大道光谷六路段,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一批路政工人正在温度超过60度的铣刨路面上紧张作业。工作人员介绍,这部分最后200米长的路面,预计还要铺设200吨沥青。“越是高温时段,铣刨后的路面铺设沥青效果更好。”东湖高新区城管局副局长张万军讲到。
而光谷大道与珞瑜东路路口,曾将让司机们望而却步的坑洼路面,如今已是焕然一新。这里是虹景立交、地铁2号线延长线和光谷大道改造三大武汉市重点工程的交汇处。虹景立交往北便是东湖隧道出入口。
“这里的道路通行重要性不言而喻,施工加上雨后碾压,道路损毁曾经十分严重。”光谷建设公司重点办主任姚大双介绍,半个月内,高新区借水损道路修复契机,按最新规划高标准将虹景立交附近2000平米路面进行了重修。理顺了地下水电气管线,将原本800毫米直径的排水管道也更换扩大到了1800毫米,避免了今后的重复开挖建设。
而这都只是汛期光谷地区市政抢修的缩影。据了解,今年入汛以来连续的强降雨,导致光谷地区市政道路及工地周边道路低洼地带大面积渍水。据不完全统计,高新区工地周边及其他道路路面损坏面约400处,冲毁施工围挡约2000米,路面井盖塌陷近百余处。
工程技术人员介绍,尤其是道路受水浸泡和车辆碾压后,不少路段会出现坑槽和松散等情况。这给道路行车带来不便,并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为了最大限度保证高新区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从7月7日至今,东湖高新区建设局、城管局、光谷建设公司、光谷交通公司等单位组织人员夜以继日奋战抢修。
20多天时间,全区几乎所有主次干道、连接通道基本抢修完毕,修复面积约18万平方米,总里程逾60公里。损毁的施工围挡也全部做了更换,将高新区道路水损水毁影响降到了最低。
长江网:光谷建设人奋战20天 汛期受损道路焕然一新
长江网讯(记者 吴吟溪 通讯员 张珊妮 吴睿 吴非)18万平方米、60公里道路、20个昼夜……今年汛期五轮强降雨的袭击给东湖高新区工地周边及部分道路带来了损害,光谷建设人昼夜连续奋战,将焕然一新的道路还给市民。8月1日上午,长江网记者实地走访,看到雄楚大道与光谷大道交汇处、虹景立交地面等路段地面已完成修复,车辆行驶更加畅通。
雄楚大道与光谷大道交汇处(五角塘)是两条交通要道的交汇处,承载着较大的通行流量。据光谷建设公司重点办主任姚大双介绍,为尽量不影响市民出行,此处的施工时间是在零点到凌晨5点,灾后重建、道路维修与主题工程建设同步进行,路面完成修复后,通行能力得到提升,东西、南北主动脉更加顺畅,做到了还路于民。
陈小姐一年前搬到位于附近的光谷陆景苑小区。她告诉记者,以前下雨的时候,从家里走到附近的公交车站,可以看到很深的渍水,车辆驶过会溅起大水花,用雨伞都挡不住,现在路面平整了,再也不用担心了。
据了解,今年入汛以来,东湖高新区遭遇5轮强降雨袭击,辖区市政道路及工地周边道路低洼地带普遍渍水。路面受渍水浸泡和车辆碾压后,出现坑槽和松散等情况,给道路行车带来了不便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强降雨期间部分施工工地围挡被水冲毁,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及周边环境。东湖高新区经过对各主次干道的拉网式排查,统计出强降雨导致辖区工地周边及其他道路路面损坏约400处,冲毁施工围挡约2000米,路面井盖塌陷近百余处。
暴雨洪涝过后,武汉迎来了持续高温天气。炎炎烈日下,东湖高新区建设工作人员针对洪涝灾害后病害道路分布的点位、路段、面积及破损程度,立即研究修复方案,优化施工方案。区建设局、区城管局、光谷建设公司、光谷交通公司等单位组织道路修复,按照抢时间、赶进度、保质量的原则,采取白天修站石、次干道,晚上错开交通高峰修主干道的作业方式,统一制定维修计划,全力抢修。对破损严重的主干道和连接通道优先实施抢修,加强对道路维修点位的管理和交通疏导,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从7月7日截止今日,光谷建设人经过20多天夜以继日的连续奋战,辖区内几乎所有主次干道、连接通道基本抢修完毕,修复面积约18万平方米,总里程逾60公里,其中包括雄楚大道、凤凰园中路、流芳路、光谷四路、高新大道、凤莲大道、森林大道等。此外,对于工地周边道路,东湖高新区重点做好光谷大道、雄楚大街、地铁11号线、2号线南延线(含光谷广场综合体)等工期长、施工影响范围大、工地周边道路交通量大的主要对外窗口道路的整治工作,目前已更换PVC围挡2000米,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下一步,东湖高新区将健全长效机制,保持常态化管理到位,抓好日常道路设施巡查,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打造良好的市容环境,缓解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