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媒体聚焦
建设快讯
政策法规
 
联系方式
 
地址(Add):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高新二路41号8栋光谷建设大厦武汉光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邮编(P.C):430205
电话(Tel):(86-27)-81732007
传真(Fax):(86-27)-81732011
网址(WebSite):http://www.ggjstz.com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媒体聚焦:“光谷建设”应对暴雨提前做好准备 搭临时栈桥让上班族不用涉水
2016-07-09 10:05:05   来源:武汉光谷建设   点击: 796

长江日报

 

  昨日傍晚7时,武汉中心城区仍有9处渍水点影响着居民出行。
  光谷大道光谷金融港,成为东湖高新区剩下的唯一一处渍水点。
     两台铲车、六辆卡车,把人们免费从公司送到临时搭建的栈桥;走过长长的栈桥,大家就可以到达公交车站。等待铲车、卡车的队列井然有序。光谷金融港共有110余家企业,员工约1.6万人,7月6日的暴雨过后,这里的生产生活迅速恢复。
     光谷面积达518平方公里,位于南湖、汤逊湖以东,常住人口已过120万。去年,全区企业总收入突破万亿元,华星光电、武汉天马、联想、华为、辉瑞等一批重大项目在这里落户,作为 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这里更是创新创业企业大量聚集的地方。
    如何最大限度在暴雨过后让这个城市最活跃、上班族最密集的区域迅速恢复常态?政府的关切最终化为包括武汉光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在内的一批企业的行动。
     三天打通堤埂 小南湖水位下降了70厘米
     6月1日,武汉遭遇了今年第一场最强大暴雨。
     光谷片区的光谷大道、民族大道、关山大道、雄楚大道等多条道路被渍水淹没。究其原因,汤逊湖、南湖、小南湖水位偏高,南湖连通港、巡司河等港渠堵点较多,过流不畅,严重影响汤逊湖水系的排渍安全。
     6月15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命令:拆除大南湖与小南湖之间堤埂。
     次日晚,光谷建设作为项目方开始施工。
     堤埂只有4米宽,挖土机边挖边退,渣土车只能倒着进来。
     6月18日晚上11时,堤埂挖运工作完成。小南湖水位下降70厘米。
     第二天,又一场暴雨袭来。
     虽然降水达到149毫米,曾经逢雨必淹的民族大道新竹路没有形成严重渍水。
     6月21日晚7时,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安排光谷建设承担南湖连通港珞梁路至巡司河段540米河道清淤并拓宽至30米的任务,并要求在24日22时之前完成任务。
     公司项目部人员接到任务后,一个小时就赶到现场,连夜完成现场查勘,做好工作调度。第二天早上8时,30名管理人员、60名机械操作人员投入战斗,30台220型反铲、5台160型推土机、1台油罐保障车全部开足马力,迅速实施标准断面清理。
     540米长的河道拓宽,有的地方极为狭窄,8台挖土机只能排成一列,对挖出的土方进行接力运转。同时,还要配合厂房拆迁。
     据统计,挖出的土方量达4万方,堆一米高的话,相当于要堆满7个足球场。由于重复工作,挖机接力倒运,转运量达到25万方。
     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兴昌说,提前6小时完成任务后,自己瘫坐在地上,歇了20分钟才缓过神来。
     防汛的弦不能松,提前准备非常重要
     虹景立交和光谷大道交会处,在6月1日的暴雨中渍水严重。
     原因是正在建设中的排水管网按规划还没有完成施工。为了防止第二波雨水袭来,雨停后,光谷建设马上采取应急措施,连续五夜加班,抢建了200米的地下管网和部分排水箱涵,把原本按常规需要一个月的工程,抢在下一次暴雨前完成。
     6月19日大雨,此处没有发生严重渍水。
     7月1日暴雨中,虽有渍水但消退很快。
     6日的特大暴雨来袭,到了晚上渍水就消退了。
     “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无助的,但一定要从一次次的教训中吸取经验。”公司董事长黄峰表示。
     对于救灾物资、防汛排涝物资的准备,光谷建设更为胸有成竹,“精细到每一个点位要准备多少沙包,配备多少台发电设备、照明设备,发放多少根铁锹、安排多少位工人,都会根据每一天的情况更新。”
     昨天下午,虽然雨过天晴,公司领导又带队对新一轮的防汛物资做着准备。
     黄峰介绍,6月19日暴雨,民族大道铁路涵洞就没有被淹,是因为根据经验调集了大量的临时抽排设施,同时为工作人员准备了雨鞋、雨伞和反光雨衣。
     7月6日大暴雨袭来时,光谷建设不仅完成了自己的防汛任务,还为兄弟单位、企业提供了帮助。当天,公司为严西湖南岸的抢险送去了沙包,泰康人寿公司遇险求援,他们也及时给予帮助。黄峰说,防汛的弦不能松,提前准备非常重要。
     “虽然是临时项目,也一定要以人为本”
     昨天,长江日报记者来到光谷金融港附近的光谷建设公司,办公室里到处都是晾晒的雨衣、草帽和倒置的雨鞋。
     王兴昌穿着T恤短裤笑说:衣服已经换无可换了,要不是公司紧急买一批衣裤回来,就没衣服穿了。
     刚开会回来的黄峰也非常疲惫——从6月30日以来,他7天7夜没回家,虽然家就在附近的当代国际花园,走回去只要5分钟。黄陂老家遭了灾,也没顾上。7月6日暴雨,他一天换了4套衣服。直到7月7日雨过天晴,才略为放心地回家了。
     黄峰介绍,光谷建设作为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下属的大型国有企业,不仅承担着建设职能,也有通过平台整合各项资源的职能。在这场和暴雨的战斗中,很多企业都是一起在努力。
     7月5日晚暴雨之前,公司通过预判,准备了6台大货车用于摆渡市民。“但雨情超过了我们的预判”,光谷建设重点办主任姚大双说,暴雨下起来以后,他们很快就意识到摆渡车准备少了,天亮后又紧急联系中冶南方、市政集团等合作单位增援,到了中午12时,共召集来20台大货车、铲车,帮助金融港员工、居民出行,当天运送人次超过2万。
     水一时难退,金融港区域涉及两万余人的出行问题。
     公司开始组织工人搭设临时栈桥。航发集团、市政集团、中建三局、贤友保洁公司等企业紧急行动,从其他工地拖来钢管和木质模板,工人们在齐胸深的水里紧急施工。第二天早上7时,在光谷金融港上班的市民惊喜地发现,可以不用涉水就能从栈桥通行。
     在光谷建设搭建的栈桥上,记者看到,路口放着路牌,桥上贴着路标,木板上钉上了防滑条,给人以方便、安全之感。“虽然是临时项目,也一定要以人为本。”黄峰说,公司还安排专人在栈桥旁值守,现场巡查,确保群众安全。
 

 

武汉晚报

 

   昨天上午10点35分,记者来到光谷大道金融港二路交会处,在三环线驶入光谷大道处竖起了“前方渍水,车辆绕行”的白字蓝底标牌,小型客车在现场执勤人员的指挥下掉头绕行,往金融港二路望去,公交车谨慎涉水通行。现场一名光谷水务的工作人员说,目前积水深度在0.5米左右,涉水长度约2公里,现在还在全力调集力量排水。
     “昨天水深约0.8米,现在已经降到0.5米。”与水位下降同样令人兴奋的是,在光谷大道金融港二路附近出现了一座长约3公里,有8个出口的简易栈桥。栈桥由钢管和木板组成,宽约1.5米,施工方为武汉光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现场一名负责人称,桥从前天晚上开始搭建,两个通宵完成,仅昨天上午就有万人通行。“我们安排人两班倒,6对6,日夜值守,凌晨零点至第二天清晨6点禁止人员通行,其余时间负责维持秩序,限制自行车、电动车上桥,提醒行人桥上不要玩手机,注意脚下。”

 

 

武汉晨报


  受连日特大暴雨和汤逊湖高水位顶托影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的金融港区域人行道和路口的渍水仍未退。渍水区域内,一条1.5公里长临时栈桥已连夜搭设完成,配合铲车摆渡,市民可安全通过渍水区域。
  昨日上午,记者在光谷大道郑桥小路口看到,一座由脚手架充当桥体,厚木板充当桥面的临时栈桥,架设在渍水之上,桥面宽约5米,可供双向行人通行。
  在栈桥附近,过路的刘先生说,大家在等待摆渡车。不一会,一辆铲车从金融港三路横穿光谷大道,停靠在郑桥小路附近,铲头落下,10余过路人下来,随后一些过路人跨入铲头。
  据了解,7月6日傍晚,光谷建设公司开始在光谷大道人行道上架设临时栈桥,目前已经建成1500米并于昨天早上投入使用,方便市民出行。待该区域渍水完全消退后,临时栈桥将拆除。中国电建于8日8时,接到增援电话。9时30分,其提供的一台铲车到达光谷大道和郑桥小路交叉口,用于义务摆渡行人过渍水区。每5分钟一个来回,一次最多摆渡15人。

上一篇: 武汉电视台:第一冲击波——暴雨中的身影
下一篇: 武汉电视台:光谷金融港渍水严重 爱心企业搭浮桥方便居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