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光谷建公司多名志愿者下沉至关东街江南社区,协助社区工作者开展防疫工作。3月14日,江南社区满足“疫情零发生,防控全到位”两大条件,被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社区疫情防控组公示为武汉市第四批无疫情社区。
社区值守有妙招 筑牢“防疫”第一线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对下沉社区的光谷建设公司志愿者而言,如何协助江南社区工作人员做好辖区内光谷理想城、万科城花璟苑、拿铁公寓、中建三局铁基山基地(后山小区)4个小区出入口的值守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面对没有正当理由想要外出的居民时,志愿者们会分情况进行科学劝导。志愿者许炎说,碰到想要出去的年轻人,会告诉他这个病传染力比较强,为了家人们的健康,没有特殊理由千万不要出去;遇到年纪大一点,并且比较固执不听劝导的,会拨打他家人的电话,他们相互沟通。经劝导后,大多数居民都能配合返回家中。人员流动减少了,感染的风险就自然而然降低了。
值守过程中,志愿者们也经常遇到不被理解的情况。有志愿者在劝导过程中遭到了个别人员的谩骂,但他们还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着。就连中午吃饭时,他们都主动在门口露天岗亭处扒两口饭后继续值守;累了、困了,就轮流在私家车里歇一会。他们就这样在一天平凡的值守工作中,为“无疫社区”筑起了第一道牢不可攻的防线。
随着武汉每日确诊人数的减少,有些在家宅了许久的居民们出现了松懈、侥幸的心理。为防止社区内出现人员闲逛的现象,志愿者们加强了社区巡查力度,延长了夜晚值守时间。
基础物资有保障 解居民燃眉之急
严控出入只是第一步,只有满足居民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让他们从“不能出去”转变为“不想出去”,才能真正保障社区的安全。
为尽可能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志愿者们每天需对居民们团购的食品、用品等物资进行搬运、分类、标记、码放,并对照居民提供的清单组织居民有序拿取。
同时,要为有需求的居民们跑腿买药。面对每天新增的药物订单需求,志愿者们有时需外出采买10多次,一天下来身上的衣服都会汗湿。
有志愿者表示,每天一回到家儿子就躲着自己,说爸爸臭,身上有病毒。自己虽每天都回家,但已很久都没和家人坐在一起吃过饭、聊过天了。
志愿者陈顺超为了家人的安全,从志愿服务开始就主动住在项目部的办公室里。
他们也想过和家人一同守在家中,但每念及自己多为抗疫出一份力,疫情就有可能早点结束,就又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日常工作当中。
日常求助有回馈 让居民后顾无忧
随着居家时间不断延长,居民们的需求从最开始的生活物资、药物采买演变为涉及生活各方面的需求。群众事、无小事,为保障居民们的正常生活,志愿者们拿出“十八般武艺”主动帮助居民们解决各类问题。
有居民在微信群中求助说家中电饭煲坏了,没法煮饭吃。志愿者当天驱车前往超市,边与居民视频,边选购产品,最终买到了居民心仪的物品。
考虑到居民们已居家隔离多日,很多私家车已很久没启动过了,车内的电瓶长期不用就会亏电,志愿者们主动在微信群中询问有没有需要发动汽车的居民。一时间,居民们纷纷在微信群中接龙报名。
居民们每天将车辆停放信息写在纸条上后,志愿者们统一上门取纸条与车钥匙,将车发动完毕后再将钥匙归还。志愿者李辉介绍说:“每天大家都会抽空轮流帮业主们发动汽车,平均每天会发动6台车。
困难群体有关注 主动服务护周全
考虑到社区内一些老人出行不便且不会使用网络进行快捷支付,志愿者们在搜集好独居老人的需求后,将蔬菜、肉蛋、水果等物资直接逐户送至家中。在了解到一些老人饮食有特殊需要后,志愿者们想办法为老人们采买了豆制品。
一天,独居家中的80多岁老人来到小区门口,要求去自家菜地摘菜吃。了解到老人放心不下菜地,想吃到菜地里种的新鲜菜时,志愿者王松立即找来锄头,到老人指定的地方挖出了菜给他。
另外,对社区内有就医需要的居民,志愿者们积极对接物业工作人员,为这些居民联系车辆送其前往医院。
在得知后山小区26岁的刘先生痛风发作、疼痛难忍,需立即前往医院后,志愿者们立即对接社区并联系车辆,主动上门搀扶着他一步步下楼乘车,并陪同他去医院问诊。
志愿者们一天的工作忙碌又充实,在“战疫”前线,他们并肩作战、逆行而上,用责任与担当传递温暖和希望。
战“疫”仍在进行,光谷建设人将继续冲锋在前!